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童話國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童話國. Show all posts

20160514

吃得下的人性

(如果本身喜歡黑色劇場,直接買票看明年1月的演出吧。在完全不知道故事講什麼的情況下,光是第一場兩個角色之間的對話,就足以吸引你看下去。

2017年1月14日-1月23日,上環文娛中心,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

下面的第一句已經是劇透,看了就不好玩囉)


如果有一家餐廳,在用餐之前可以讓你先跟食物聊天,彼此了解,你會有興趣光顧嗎?

那如果是一隻會講話的雞呢?在吃牠之前,可以說說話,會提高之後餐點的整體印象嗎?

那又如果是一隻⋯⋯一個人形的雞,會聊電影、政治、古典名著,可是終究是那個⋯⋯那隻你待會會吃掉的雞,你會去一嚐那風靡全城的「雞批」嗎?

《慾望號雞批》正正是這樣的一個科幻故事。

聽起來很像電影橋段,可是這偏偏是一個劇場作品。在劇場這個密閉的空間裡,沒有電腦特技,沒有分鏡,就那麼即時即場,赤裸地顯現在眼前,把觀眾和故事的距離拉得很近,更為震撼。

之前去香港話劇團的讀戲劇場聽過劇本,覺得特別有趣。故事、人物的設定固然跟常有的劇場不一樣,一開始就挑戰觀眾接受認知上的殘酷 - 吃一隻自稱是經過基因重組,但外型談吐舉止根本和人類沒兩樣的「雞」。

讀劇當天,有觀眾明言這個概念太噁心。Cannibalism,食人。飢荒的時候為救生,被迫吃人肉,有些人尚且能理解或原諒。可是吃「人」為樂,則視為變態。人的外形,雞的內在,其實跟「糞便味道的巧克力/巧克力味道的糞便」的矛盾同科,又不致於要大驚小怪。

而且現在已經有lab-grown meat - 試管培植的食用肉。跳過大自然界的食物鏈,人類自己製造純粹為了食用的肉,是好是壞?如果這些光為了被食用的肉有思想、可以講話、弄成人形,不就是《慾望號雞批》的那些「雞」嗎?牠們外形花巧,也只是人類強加到牠們身上的「價值」而已。

(延伸閱讀:Lab-grown meat

純粹的食物。雞是純粹的食物嗎?可能世界上還有那幾個依賴雞啼起床的人,除卻他們,雞就是生雞蛋,被食用。雞是不折不扣的家禽。雞的Natural Habitat (自然生態環境) 是何處?把牠們放到熱帶雨林、北極南極、山上、島上、火山旁,甚至動物園,都格格不入。我沒有要合理化「雞只是食物」這件事,但雞這種動物的存在的確詭異。《慾望號雞批》的編劇也是抓著這一點,所以選擇了「雞」為故事中的新型食物。

劇中的「雞」抱持著這一份純粹,一邊跟你研究村上春樹,一邊卻跟你說牠為了終於能夠被你吃掉而感到非常開心,因為牠的唯一存在價值就是被吃。如此純粹,讓人不寒而慄!有了思想,被灌輸單一的自我價值,你會毫無疑問地接受嗎?

可能在某一個深山裡,有一個群居的雞部落,牠們懂得耕種,自給自足。

更有可能在某一個國家城市裡,有一群由基因界定的話是人類的生物,他們相信自己純粹是為了推動國家經濟而生,為了可以一直賺錢到死而很開心。

20120513

很喜歡下雨天。

下雨天有很多有趣的人、事、物可以觀賞。

各式各樣的雨傘。(以前在英國還有各式各款傘子破的方法)

拿傘的方法,多少人分享一把雨傘,誰濕誰乾。

誰的時間昂貴,誰的時間比身上的西裝便宜。

街上的水流。會發覺每天經過的路原來不是平的,是凹的。

雨點的節奏,遠聽像不間斷的規律節拍,近聽是多層次的錯綜複雜。

下雨的時候,世界好像快要停頓,時間走得比平時緩慢。


下雨天,還可以借題發揮。

心裡的傷口,像老人家的風濕症,總在下雨天發難。






我沉醉在童話國太久了。現在抽身,換來的是遍體鱗傷的心靈。

但我寧可清醒淌血。

是個壞習慣,我就要把它戒掉。

再辛苦也要撐下去。因為真正愛我的人,不願看到我再沉淪下去。




我是愛他的。

但他不愛我。

20100323

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?

今天晚上去看了Daniel Monzón的《Celda 211》[英譯:《Cell 211》]。

故事講 述男主角要在監獄工作,早一天去了解環境運作,遇著犯人暴亂,與犯人困在一起。為了保命,自認是新來的犯人。

很好 看,錯過了的就真是錯過了,因為電影節4月4日的場次已爆滿;很好看,值得去買一隻正版的DVD觀賞大師之作。

所以 我不會在這兒把所有的情節和盆托出 。




戲裡面 有一個情節 — 男主角的妻子腹大便便,去監獄鐵閘外面找他。那一刻快要讓暴亂首腦知道男主角的真正身份,那一刻快要穿煲了...... 然後,就在那一刻,有獄警把她打昏了。

打 昏的一刻,在我腦袋裡只閃過一個念頭,就是「不用穿煲了」。可是同時,整間戲院有「唧唧唧」和驚呼聲。

我冷血了嗎? 為什麼一個孕婦被打昏我會在想穿煲的事情呢?




不 少電影都曾提到「死人才可以守得住秘密」的原理。這有多真?很真。但這有多錯?很錯很錯。


這 是以暴易暴的可怕世界。人做錯事,若有人知道,就會有被勒索操控的把柄。不想被人操控,嘗試滿足、填滿其操控者的需要。但慾望無涯,能力有涯。「以有涯隨 無涯」,就真係唔係你死就我亡。

不,我並非同意「殺人滅口」 這回事,更不是同情「被迫殺人」。但我明白。因為就是訴諸法律,都總會有些昧了良心、指鹿為馬的律師大狀。

所以,最終最 好的解決方法是 — 使秘密    不再是秘密。




沒 有人會拿你不著緊的東西去要脅你。

自首。

但自首則要承擔後果。暪著的話,有些 人成功渡過下半生,但同樣有人會東窗事發。

這是「過到骨」的誘惑。這是「過到骨」的快感。

但 瓦解秘密是永遠舒坦的來源。




沒有秘密,

沒 有死人。




《Celda 211》的官方網頁:http://www.celda211.com/

《Celda 211》 的trailer:






(若 你看過這電影,會很容易以為我在說Urtilla在地下室爆大鑊的事。不是,真的不是。我是說Elena被打昏的那一刻。)




應否解決「我是否冷血」 的問題呢?

我 有這樣的回答:

一) 我投入了男主角的角色。我相信若然他知道快穿煲,就算他同時有能力阻止獄警打妻子,他的確做得出「隔岸觀火」,換取自身安全。因為同時,他並不知 道/沒有想到:

二) 男主角的妻子不只被打昏了那麼簡單。

從他在電話的提問,他有想過是頂多失去孩子。


他真的有想過。

真的。